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22章 《盗梦空间》的话题

今年必定是好莱坞电影史上不可被忽略的一年,不仅有《阿凡达》这样划时代的科幻电影,也有《盗梦空间》这样的创意电影,更有奥斯卡首位“双料”女导演。

特别是目前还在热映的《盗梦空间》,目前的评分9.2分,也是今年上映电影里最高的评分,导演克里斯托弗·诺兰也获得众多赞誉。

“越看越有博尔赫斯小说的味道,在现实与梦境之间,找到一条往来穿梭的通道,勾勒出一种理想状态,并驾驭其中,达到完美平衡。”——《好莱坞报道》。

“创意是一部电影的内核,《盗梦空间》很好诠释这个观点,并在可预见的未来,仍会是不可复制的电影佳作。”——《洛杉矶时报》。

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,《盗梦空间》的成功,也衍生出一个问题,如此深奥的电影,能否值得大力推广宣传。就像是快餐吃多了,需要换种口味。

虽然影片非常有创意,甚至把梦境划分几个层级,其实就是催眠的一种延伸思维,并不是多大的创新性问题,但正如古旋风说的那样,时也命也,仅此而已。

就像斯皮尔伯格在特效电影匮乏的年代,创造性的推出《侏罗纪公园》,但以现在的标准来看,就像是一部稀疏平常的电影而已,所以很多影评人,把《盗梦空间》定义为时代电影的重要拐点,显然过于夸大了。

甚至有贬低其他特效影片是技术泛滥的无脑电影,这是有失偏驳,也不符合客观事实,看看拍在影史票房前十的电影都是那些风格的影片,事实胜于雄辩,电影始终是娱乐化产物,不能拔太高,也不能贬太低,平常心最重要。

作为特效电影领域的标志性人物,乔治·卢卡斯对此很不满,电影没有特效加持,等于是失去最绚丽多彩的一面,他指出,如果把《盗梦空间》转换回黑白色调的电影,结果会怎么样。

当然不会怎么样,但很多观众会不喜欢,这就是电影科技带来的变化。

其实好莱坞一直都存在技术流派和艺术流派之争,但大家也相安无事,毕竟是个人选择,不能埋怨任何人,但如今技术流派大行其道,也获得商业上巨大的成功,也获得资本更多青睐,反观艺术流派,虽然叫好但不叫座,越来越边缘化,哪怕如《现代启示录》、《盗梦空间》这样的佳作,也抵不过满地跑的恐龙,天上飞的太空船,甚至是虚幻的神话故事。

“再加上十八层梦境,那又怎么样,一样是同一个故事,没有可稀奇的事情,”乔治·卢卡斯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